5岁的小哲有一个坏习惯,就是饭前不愿意洗手。妈妈要是在一旁看着的话,小哲还是能够好好洗手,但如果妈妈不在,他就敷衍了事,稍微把手沾湿一下,然后再拿毛巾一擦,有时候干脆就不洗手。有一次,小哲和邻居家的孩子在外面玩橡皮泥,到了吃饭的时间才回家,也许是玩得有点饿了,小哲一进家门就迫不及待地跑到餐桌旁,拿起一个鸡腿就啃了起来。妈妈看到后制止了他,并要求他去洗手,于是小哲跑进卫生间,稍微把手擦了一下,就又跑回去啃鸡腿了……
生活中有很多像小哲一样的孩子:饿了的时候,一伸手就去抓吃的,也不管自己的小手干不干净,有的孩子甚至还会无意识地将手指含在嘴里玩……大家都知道这些行为是不可取的,然而,有时候孩子就是不喜欢洗手,那么,家长到底应该如何纠正孩子的这个习惯呢?
1.要明确告诉孩子为什么吃饭之前要洗手
家长们经常向孩子说明饭前洗手的原因,小孩子的手,接触外界环境的机会是很多的,同时也很容易沾上细菌,特别是那些手闲不住的孩子,这里要摸一摸,那里要碰一碰,如果再用这双小脏手去拿食物,病菌就会跟着食物一起进入体内,引起各种疾病。
2.眼见为实,让孩子看清手上的脏东西
家长们可以在孩子手特别脏的时候,让孩子观察他手上的污垢,让他意识到不洗手的话,后果将会很严重。如果家庭条件允许的话,还可以让孩子将手上的污垢放到显微镜或放大镜下仔细观察,让孩子能够清楚地看见这些沾在他手上的污垢,加深孩子的印象,从而了解洗手的重要性。如果没有这样的条件,也可以在网上找一些病菌的图片,将病菌的危害讲给孩子听。
3.反覆洗手,要言传身教
在孩子外出回家、吃东西以前,大人一定要耐心地提醒孩子洗手,不要因孩子不愿意洗手而迁就,要通过反覆的督促、提醒,逐渐让孩子养成饭前、便后主动洗手,弄脏以后随时清洗的好习惯。吃饭之前,家人都要主动去洗手,孩子一般都喜欢模仿大人的样子,当他看到大人都这样做之后,他也会跟着去做。如果你总是要求孩子饭前洗手,自己却做不到,这就会给孩子发出错误的信号:爸爸妈妈也不洗手,那我不洗手也可以。久而久之,孩子就会当面一套背后一套:当着家长的面,他会认真洗手,一旦避开你的视线,他就会想方设法不洗手。这样对于孩子良好习惯的养成是十分不利的。
对待孩子不爱洗手的坏习惯,妈妈们一定要注意自己的态度,对孩子进行积极的引导,让孩子养成爱洗手的好习惯哟!
【本文由「育儿台」新媒体原创出品,图片来源于网络。作者米谷,未经授权,请勿转载】